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正式确立
作者:中研智业集团董事长 樊 森
日期: 2019.5
2019 年 1 月 2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2019
5 月 10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9〕18 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味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明确,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正式确立。
一、正确理解国土空间规划
1、概念内涵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
安排。
(1)国土空间规划得以正名,既不是“多规合一”规划、也不是
空间规划、也不是空间性规划,而叫国土空间规划。
(2)国土空间规划是要真正实现 “多规合一” ,既不是多规融合、
也不是多规协调,是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
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2、规划要素
(1)领域:符合规划目录,公共政策领域 ( 非市场竞争领域 )
1
(2)对象:国土空间(陆海统筹)
(3)范围:全地域、全要素
(4)期限:— 2035 年,近期 2025,中期 2030,远期 2035。愿景
2050。
(5)依据:包括试点、现行的法律、 法规、部门规章、政策文件、
标准规范、相关规划等。
3、功能作用
(1)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
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 2018〕44 号)要求,强化发展
规划统领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提出的国土开发保护要求, 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实提
供空间保障。
(2)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国土开发保护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
管控作用,对各专项规划的开发保护活动提供指导和约束。
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1、整体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包含四个子体系。
(1)编制审批体系(包含编制、论证、审批、发布等)。
(2)实施监督体系(包含监测、评估、修订、考核、督察等)。
(3)法规政策体系(包含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文件等)。
(4)技术标准体系(技术导则、技术规程、定额标准等)。
2、编制体系
(1)横向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是详细规
2
划依据、专项规划基础,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须服从于总体规划。
(2)纵向分国家、省、市县级,国家、省和市县编制总体规划,
乡镇各地结合实际需要编制,下级规划必须服从于上级规划。国家、
省和市县可编制专项规划。市县及以下编制详细规划,乡村编制“多
规合一”的实用性详细规划。
3、各类规划功能
(1)总体规划:针对全局性安排,体现统筹性功能。
(2)专项规划:针对特定区域(流域)和特定领域进一步专门安
排,体现特定支撑性功能
(3)详细规划:针对具体地块(城镇开发边界以内和以外的重点
建设区域)用途和开发强度等详细安排,体现实施性功能。
4、各级规划功能
(1)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战略性的部署, 对下级规划进行指导
和安排。
(2)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落实上级意图,
又指导下级规划编制,侧重协调性。
(3)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对上级要求的细化、 深化和落
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侧重实施性。
三、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1、编制要求
(1)体现战略性。落实国家意志和发展规划战略, 自上而下编制。
(2)提高科学性。底线思维、遵循规律、因地制宜、统筹协调,
技术路径科学,方法手段先进。
3
(3)强化权威性。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先规划,后实施。
(4)加强协调性。统筹和综合平衡空间需求,各类规划遵循总体
规划。
(5)注重操作性。谁编制谁实施,明确规划传导要求,确保规划
能用、管用、好用。
2、编制内容
(1)开展基础分析与评价,全面摸清国土空间本底,科学研判发展趋势。
(2)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目标, 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3)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 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制定差异化管控政策。
(4)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要素配置, 促进各类要素优化合理科学配置,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5)推动区域协调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发展。
(6)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 提出国土综合整治和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重大工程。
7)建设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化管理。
(8)健全规划实施与监督机制, 完善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4
3、用途管制
(1)用途管制依据: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
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
(2)用途管制方式: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 +
规划许可”管制方式;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
实行“详细规划 +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 +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4、信息平台
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底板,结合各级各类空间规划编制,
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及各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同步建设。
四、国土空间规划审批
1、编审权限
(1)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由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引发。
(2)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由省级政府组织编制,经同级人大常委
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
(3)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及国务院指定城市的国土空
间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
(4)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由市县政府组织编制,同级人大常委会
审议后报省政府审批。
(5)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同级人大常委会
审议后报上一级政府审批。
(6)专项规划,跨行政区及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或区域性专项规
5
划,由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批;其
他各部门各要素专项规划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政府审
批。
(7)市县详细规划,由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
政府审批。
(8)乡村规划,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政府审批。
2、建设审批
以详细规划为法定依据,优化并进行规划选址以及建设用地规划
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推进“多证合一”、“多审合一”,提高
审批效能。
五、国土空间规划评估监督
1、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
2、根据发展规划评估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
体现发展规划上位规划约束,从“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转变为
依据发展规划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建立定期评估调整机制。
3、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管什么就是批什么,加强管控边界及约束
性指标及管控要求的监督检查。
4、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
5、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作
六、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标准
1、研究制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工作。
6
“多规合一”改革涉及突破现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条款, 按程序报批,
取得授权后实行, 并做好过渡时期的法律法规衔接。 意味着围绕国土
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允许突破现有法律法规约束。
2、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 修订完善国土资源现状调查
和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制定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
和技术规程等。
七、国土空间规划部署安排
国土空间规划总体目标为,通过分三步走推进,基本形成新时代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1、到 2020 年,逐步建立四个子体系,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 初步形成全国国
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2、到 2025 年,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两个子体系;
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 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制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
3、到 2035 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7
相关热词搜索: 国土 空间规划 国土 确立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正式确立x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