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课《庄子》知识归纳及中考链接
2021.4
李传鹏
【作者简介】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之祖”。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 33 篇,内篇 7 篇是庄子所作,外篇 15 篇和杂篇 11 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通假字】
1.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2.其正色邪。“邪”通“耶”,语气词
呢、吗。
【词类活用】
1.志怪者也。
怪: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2.水击三千里。水:名作形,在水面上。
3.南冥者,天池也。
天:名作形,天然的。
4.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5.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一词多义】
固:①固不知子(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本来)
之:①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指鱼乐)②庄子往见之(代惠子)③是鱼之乐也(助词,的)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主谓句,取诵句子的独立性。)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 )
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吓:①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动词,威吓,恐吓)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闻名)
名列前茅。
(名次)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 )
而: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关系);化而为鸟(表承接);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表示转折)
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就)
时则不至。(或者)
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其:其名为鲲。
( 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们)
全: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全石以为底(整个的)
【古今异义】
1.安知鱼之乐。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2.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野生之马。
3.南冥者,天池也。
南冥: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海洋运输。
5.循其本古义:追溯;今义:遵守;依照;沿袭 【特殊句式】
1.倒装句(状语后置)原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正常语序: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搜于国中三日三夜。译文:在国都搜查了三天三夜。
2.判断句。是鱼之乐也。译文:这是鱼的快乐;子固非鱼也。译文:你本来不是鱼;我知之濠上也。译文:我知道是在这濠上的。
是鱼之乐也。译文:这是鱼的快乐呀。
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省略句。惠子相梁。应为“惠子相(于)梁”。
我知之濠上(省略介词,应为:我知之 于濠上)
【中考默写】
1. (9 2019 年海南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庄子《北冥有鱼》中所说“
,
”。
2. (9 2019 年贵州省贵阳市)《庄子·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
,
。
3.
9 2019 年四川省宜宾市)怒而飞,
。(庄子《北冥有鱼》)
4. (8 2018 年浙江省台州市)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
(填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闪烁者智慧的光芒;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他在《
》(填作品名)中,抒写了与民同游琅琊的快乐;_
(填人名),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金色花》中赞美了童真和母爱。
5. (9 2019 年浙江省金华市)写作(55 分)
鼎湖中学 802 班的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围绕插图中“谁是庄子”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意见不一,于是张欣怡同学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写了一封信。请你读完信后给张欣怡写一封信,发表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效。论证合理。(不超过 150 字)(5 分)
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参考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拄着竹杖的是庄子。你看他站在那里,拈着胡子,神态悠然自得,,拄着拄杖,衣衫相对随意,符合庄子率性的特点;而前面那位,头戴峨冠,身佩玉环,更像是具有官职地位的惠子,只见他死死盯住水中的鱼,一脸严肃认真,只想看出鱼是否快乐,他怎知鱼之乐实乃人之乐啊!我的看法不知你是否认同。示例二:我认为低着头看鱼的庄子。他低头弯腰微笑,似乎并不理会一旁的惠子。而与水中游鱼相乐,符合课外那个随性而又智慧的庄子形象;而拄着竹杖的那位,拉着长脸,正眼不看游鱼,像是在严肃地质问庄子,符合惠子凡事追求实证的个性。从他们的对话中,我觉得惠子老气横秋,庄子活泼轻松,因此让惠子拄着竹杖更符合我对人物的想象。
【试题练习】
一、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完成下面的题目。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
)⑵子 固.非鱼也(
) 2.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⑵安知鱼之乐?
⑶我知之濠上也。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两则短文分别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6.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7.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 安.知鱼之乐 (
)⑵子 固.非鱼也
(
)⑶鱼出游 从容..
(
)
⑷ 是.鱼之乐也
(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
3.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
5.《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气势壮阔,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出自《庄子》,试着写出一条,并写出它的意思。
三、阅读《〈庄子〉一则》一文,完成 1~6 题。(15 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志.怪者也 (
)
(2)海运则将 徙.于南冥
(
)
(3)抟扶摇而 上.者
(
)
(4) 去.以六月息者也
(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其翼若垂天之云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5.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 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 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6.结合课外谈谈你更敬佩鲲鹏还是更敬佩蜩和学鸠?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⑵请循.其本。(
)⑶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文中,应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争论可以看出:庄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子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5.通过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你对庄子其人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两句评价性的话。
五、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令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北冥有鱼,其 名.为鲲(命名)
C.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表判断)
D.则芥 为.之舟——(作)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④句相同,③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比喻说理,还是举例说理?
4.“天之苍苍”的实例,“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等比喻重在论述什么道理?
六、 (4 2014 年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庄子》故事两则 一、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A.惠子 相.梁 (做宰相)
B.搜于 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C.庄子与惠子 游.于濠梁之上 (游玩)
D.请循其 本. (本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名为鹩鵜。
其.如土石何。
B.夫鹩鷚发 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 于.鲁 C.既己知吾知之 而.问我。拔山倒树 而.来
D.我知 之.濠 上也。辍耕 之.陇上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
相关热词搜索: 庄子 下册 学年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