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战 2021 年高考作文之社会热点素材 主题梳理 11:文化输出 国际交流 主题导读:
【最美时评文】
【主题及阐释】
【思想火花点】
【最美时评文】
螺蛳粉走俏海外!
—— “新四大文化”输出说明了什么? (正副标题相互配合,彰显本文主题)
据媒体报道,近日,网友评选出中国对外输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蛳粉、广场舞、中国网文、网购中国商品,其中螺蛳粉排名榜首。据公开数据显示,柳州螺蛳粉上半年出口已达 750 万元,为 2019 年全年出口总值的 8 倍。社交媒体上,很多人为走俏海外的中国美食点赞,也有一些人认为螺蛳粉之类的小吃“太低端”,吐槽这样的输出“不太体面”。
(开篇以网友评选出中国对外输出的“新四大文化”引出螺蛳粉走俏海外引发网友吐槽的话题。)
在一些人的意识里,文化输出必然要和诗词、京剧、园林等联系在一起;在一些人的想象中,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意义的必然是名家作品、高铁产品、共享技术等“高大上”的东西,而螺蛳粉之类的吃食“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从社会心理分析,一些人希望把那些流光溢彩的东西展现出去,心情可以理解。只是,生活除了阳春白雪的华美,也有下里巴人的质朴;中国文化,除了云髻高挽的端庄,也应该有烟火人家的温婉。
一些人对螺蛳粉“登堂入室”不以为然,很大程度上是对它缺乏深入了解。螺蛳粉是广西柳州非常出名的特色美食,闻起来虽然臭,吃起来却酸辣爽口,“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回味无穷”。《舌尖上的中国》等知名节目的报道令它声名远播,一些食客“不吃螺丝粉,不做柳州人”的感慨吸引着很多人尝鲜而来。这样的特色美食在世界范围内走俏,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食客的热捧,形成一道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何尝不是一桩美事? 以文化视角观察,螺蛳粉既是柳州地标性美食,其制作技艺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逐步
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这是它“高大上”的一面。据报道,目前柳州市螺蛳养殖面积近 4 万亩,产值达 7500 万元。全部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规模达 50 多万亩,带动原料基地农户 20 万人就业,其中贫困户 4500多户、约 2.3 万人以上,人均年增收超过 9000 元。柳州螺蛳粉已成为贫困农户增收的“扶贫粉”“脱贫粉”。一碗走向海外、惠民增收的小小螺蛳粉,也折射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减贫图景。
(现实性分析。网友吐槽螺)
蛳粉走俏海外的原因:对其缺乏深入了解,它既“高大上”,又是贫困农户增收的“扶贫粉”“脱贫粉”。)
除了柳州螺蛳粉,中国的广场舞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广受欢迎。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用户数量已达 3193.5万,在北美、东南亚地区尤为受欢迎。国家邮政局数据表明,2019 年,我国出口的快件量超过了 21 亿件,又快又好的中国商品也有海量拥趸。这些在海外受到热捧的产品和现象体现着中国对外输出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的大趋势,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越来越密切的融合。
(重要性分析。在海外受到热捧的产品和现象的意义和影 响。)
螺蛳粉等产品走俏海外是件好事。我们既不必有“不体面”的忧虑,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的交流应该有更广泛、更多元、更丰富的载体。正如进博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中国走向国际、成为爆款的产品越多越好。
(总结全文,照应题目。)
来源:2020-11-03《光明日报》
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 (题目采用疑问句形式,引发读者思考。)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又迎来了舆论广泛关注。一则因为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二则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在 YouTube上获得了逾 730 万粉丝,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开篇介绍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原因。)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李子柒作品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
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况味。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内容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李子柒海外走红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地另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诸多为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性别平等,这也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李子柒的走红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规律。)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李子柒的作品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即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脱颖而出,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李子柒的作品于细节之处见用心。)
来源:《光明日报》
学者也有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舆论的作用十分关键。从国内来看,好的舆论可以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从国际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提升我国软实力,为我国和平发展赢得良好外部环境,并增强我们的国际话语权。
当前,我国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也越来越发现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有很多误解、误判,甚至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看法。讲好中国故事,告诉西方世界中国的真实情况,阐释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制度,是我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发展路径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可称为“对立论”,即把中国看作与苏
联和东欧国家一样,是与欧美国家不同的“另类”,其“出路”必然是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下搞自由市场经济、宪政民主。另一种可称为“趋同论”,即认为中国处于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边缘”。“边缘”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西方的老路。这两种观点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西方中心主义。持这两种观点的西方学者都将西方视为人类发展的顶点,把西方发展模式奉为圭臬。过于自大使他们不愿睁大眼睛看看中国真实发生的事情,甚至闭着眼睛对中国指手划脚。既然他们不肯睁开眼睛看,我们就应该主动把中国故事讲给他们听。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和平发展既不是与西方的对立与抗争,也不是对西方的迁就和趋同,而是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实现自身理想的奋斗过程,走出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中国与西方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把中国的发展过程阐释好、解释清楚,把中国自身的特点讲出来。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有效交流,需要形成和运用一种新型全球观。第一,客观理解和看待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不是对立或同化这样简单的二元关系,而是共同发展、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系。过分吹捧或者追随西方模式的做法并不可取,我国学者在国际交流中应有学术自信。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西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它们的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以我多年在欧美国家生活和考察的经历来看,西方国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那么好。那些自由主义者视西方为梦想天堂、人间正道,与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以西方为中心的崇洋媚外观点实不可取。第二,清楚了解和认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关系。我国发展的目的不是追求霸权,而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指出的:“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因此,“中国威胁论”是无稽之谈。当前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上建立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我国和周边国家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支撑。它不但能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也可以带动周边国家共同走向繁荣。本着与西方求同存异、谋求共同发展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态度讲述中国故事,就能增强中国故事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
来源:《人民日报》
“杜甫红了”让 世界认识文化的中国 (标题即观点,直接呈现事件及其意义。)
近日,BBC 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这部不到 1 小时的纪录片中,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沿着杜甫的人生足迹,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用杜甫的15 首诗,回溯了他落拓起伏的一生。这也是外媒少见地关注到中国文化中“伟大的悲悯”。(开篇由 BBC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引出外媒关注中国文化的话题。)
此时此刻,新冠病毒全球肆虐,许多人当下生活的困窘,与杜工部诗中的人生不易,跨越时空产生共鸣。有外国观众感慨,《梦李白》尤其适合当下。虽然以国人视角来看,“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等诗句的英文翻译,并不足以传递杜诗独有的沉郁顿挫,更无法讲究平仄韵律,但纪录片通过场景营造意境、以优雅莎剧腔实力演绎,还是能让更多人体悟到不可言说的心灵相遇,懂得几分诗圣的悲悯情怀。(现实性分析。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跨越时空产生共鸣的原因:新冠病毒全球肆虐,许多人当下生活的困窘,与杜工部诗中的人生不易有契合之处。)
这部纪录片,是传递中国文化的尝试,同时也折射出中西方文化认知的严重不对称。片中有言,“在东方,他是不朽之一;在西方,几乎没人听说过他。”而不为西方人所知的,明显不只一位“诗圣”。提起中国,很多外国人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长城、功夫、熊猫、美食等浅表散碎的符号层面。一次在美国街头的随机采访让人惊讶发现,很多年轻人对于中国的首都、人口等基本情况都不清楚;有人直言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于唐人街。反观国内,知晓但丁、莎翁,了解欧美大国人文历史常识的,岂在少数? 严重的“不对称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近代以来,中国国力渐衰,饱受西方霸凌。从“技不如人、器不如人”到“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的思潮之下,国内有志之士主动向西方寻找救国之策,“西学东渐”持续良久。“西方中心论”盛行,中国文化的价值难获认同,即使进行跨文化交流,遭遇误读也是常事。相较于唐诗宋词之类,小说已经相对好译,然而,《神雕侠侣》曾被译成《神圣的雕之罗曼史》,《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度被错认成女孩。一方抱着取经心态、认真学习,一方是抱着猎奇心态、随意“裁剪”,两相迥异的文化交流姿态持续了长达一个多世纪,产生认知不对称实属必然。时至今日,中西方实力格局早已不复当年,但文化影响力仍是“西强东弱”。(现实性分析。论述纪录片的推出折射出中西方文化认知的严重不对称及其原因。)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国崛起几乎必然伴随着文化影响力的崛起。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这正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大好契机。某种程度上,关于中国的种种谬论仍未消散,也是缘于严重的不了解。“走出去”已成共识,“如何走”还需思考。“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提升软实力的关键,就是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外国朋友在接受故事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就拿李子柒讲述田园生活的视频来说,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外国粉丝们读懂这些,也就能更好理解中国
人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提升国际地位,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
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让世界认识更多“杜甫”,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消融那些因无知产生的隔膜成见,人类文明将拥抱更多可能。(照应题目,号召期待。)
来源:2020 年 04 月 24 日《北京日报》
【主题加阐释】
文化输出
走向国际:
“新四大文化”输出说明了什么?螺蛳粉走俏海外体现的是“烟火人家的温婉”,展示的是“一道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折射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减贫图景”。“新四大文化”的输出“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越来越密切的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地另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成为海外热点人物,在 YouTube 视频平台上吸粉 730 万,受到国外观众的热捧。她稻田抛秧、竹林挖笋、荷塘采莲、田野收获的身影,她三月酿桃花酒、五月制琵琶酥、七月做七巧饼、八月做苏式鲜肉月饼的传统工艺以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生活,引发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孕育滋养出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越来越关注优秀 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视。不管是国内民众的关注还是外国人士的重视,都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然需要创新形式与载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多姿多彩,决定传播形式不拘一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各具特点,这决定了传播形式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河南“米”字型高铁沿线的一些文化名城是一个群体,只看某一座可能很难有一个整体的感受。限于交通,民众观赏学习的成本比较高。打通交通瓶颈,以高铁链接,便最大限度地便利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故宫是巨大的建筑艺术
瑰宝,有建筑艺术,更有与建筑相关的人物、文物、历史、文化。人们可以徜徉其中,领略艺术之美。而《故宫日历》也为众多国内外民众打开了了解故宫的另一扇窗,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游览故宫。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是再正常再平淡不过了,“美食博主”李子染却借助视频的形式,让国内外观众身临其境地品鉴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特点存在差异,只有适合的传播方式,才有助于更有效地传播。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接受人群在变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接受传统文化的人也不断增多,所有这些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我们就更要求丰富传播方式。正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铁链接河南“米”字型高铁沿线的一些文化名城成为可能;科技的发展,为故宫的全景、细节的拍摄提供了可能,传统的日历成为人们全面了解故宫的新载体;自媒体的发展,又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提供了传播渠道。当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群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有着不同的喜好,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接受形式。更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正成为一种趋势。
汇集多方优势,创新传播形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某一种助推文化传播的方式难免有其局限性,同样,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的力量也是单薄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异常丰富,需要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推介。李子柒拍摄的中国式衣食住行视频,体现生活之美好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致;自称“滇西小哥”的云南妹子,通过拍摄自耕自种、自养自产的云南美食,为世界送去“滇的味道”;年逾古稀的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网红大爷”胡昇,通过网络直播讲述改革开放 40 年来市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一传播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创造条件、创新形式,唱好弘扬传统文化这场大戏。
【思想火花点】
1.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因为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同时因为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无数,在 YouTube 上获得了逾 730 万粉丝,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
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
2.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
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况味。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内容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3.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如何让一种文化理想精准落地另 一种文化土壤,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孤芳自赏,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剖析出诸多为世界各国文化广泛接受的价值理念,如仁爱、勤劳、勇敢、与自然和谐相处甚至性别平等,这也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4.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5. 别急着否定李子柒,也别匆忙定义农耕生活 在网红经济的时代,争鸣总是不断存在。
关于美食博主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讨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觉得,李子柒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迎合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负面文化输出。
不得不说,这个说法也是一种刻板印象,是简单粗暴的贴标签。中国的农耕生活就一定是落后的吗?先不讲人们靠着农耕才能饱暖,就是农耕生活所催生的乡土文化,隽永恒久,显然也和落后挂不上钩。
6. 长久以来,关于乡村的记忆沉淀在一代代国人的血液里。在纸质出版的时代,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梁鸿的《出梁庄记》书写和传播了中国的乡村。
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进入互联网社会以后,关于乡土中国的叙事似乎变少了。这也造就了信息的断层,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中国的农村只有破败、古老、落后的标签。
此前,一些残酷的底层物语、回乡记不断冒出,不可避免地带有外力造成的偏见,本质上仍旧是将乡村妖魔化、污名化。
在短视频时代,以李子柒为代表的短视频创作者,将镜头再次对焦到了这片更广袤的土地上。因为具
有农村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这些短视频创作者对乡村题材的把握更加得心应手。
中国的农村除了“社会摇”和“土味喊麦”的生猛鲜活,也可以是一人一桌,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田园诗意。
7. 春华、夏耘、秋实、冬乐,怡然自得。李子柒等人的短视频里记录了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田园生活,唤醒了大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让生活在都市丛林中的大众获得喘息。
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之间的淡漠疏离逐渐消融,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与鳞 次栉比的白墙灰瓦之间的偏见隔阂逐渐拆解。因此,不管是中国的年轻人,还是外国的网友,被李子柒的乡村短视频吸引,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当然,说实话,将文化输出的宏大概念扣在一名女子身上,显得扣了顶大帽子。
文化输出是一个持续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仅仅一个李子柒,肯定无法代表全部的中国乡土文化。可喜的是,她的视频语言也是一种传播方式,我们不必急于否定这种多元化的传播。
8.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乱花渐欲迷人眼,文化输出再用老套路已然行不通。
而以李子柒 为代表的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了读懂乡土中国的年轻化渠道。这是鲜活的,张扬的,有温度又充满生命力的表达。不同于套路新闻稿,不同于场景宏大的宣传片,这种理想生活的呈现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所以,与其纠结于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一下,怎么样才算是文化输出。或者说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李子柒在 YouTube 平台的粉丝量已经高达 735 万,这个庞大数字背后是无数个被中国乡村风貌与习俗所吸引的受众。外国网友的追更与喜爱,已经印证了这种方式的成功。
毕竟, 如何重新认识真正的当代中国农村,在新时代 需要新的答案。乡村的原生态之美,动人心魄,雨后山林、农耕日常、酿酒品茗,是视频,也是现实。
我们可以重新发现乡土中国的美好,也可以自信地对外展示中国农村的形象。所以,别急着否定李子柒的文化输出,也别匆忙定义中国农耕生活的落后。
9.越是中国的,才越是世界的。
优秀文化蕴含着超越国界的穿透力,更容易被他国接纳。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且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600 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给其他国家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
10.交流互鉴,美美与共,文明在对话中丰富、在交流中提升、在互鉴中进步。
在敦煌的壁画和彩塑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汇聚交融展现的独具魅力。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宝库,也是世界文化的宝库。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吸纳了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艺术。中外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繁荣的背后,是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开放包容的胸襟。千百年来,中华文明以各美其美的姿态奉献于世界,以美人之
美的胸襟看待世界,以美美与共的包容携手世界。
1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的发展需要共建、共存、共享。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武术、美食、服饰、建筑,文化元素随处可见。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中国大门已打开,欢迎大家经常来!
12.对话交流,共创文明之美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粹主义等各种挑战不断,不同国家如何平等相待是个事关人类文明未来的重大课题。而崛起中的中国,则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智慧。
文明对话交流自古有之。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穿越不同地域、多种民族、多个宗教,多样性始终是丝路文化的基本特征。多元交融的丝路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明选择,为人类文明注入强劲的成长动力。新时代,作为丝路文化的回归,“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重现了世界文明交往史的价值和文明多样性的时代意义。
由此可见,如果每一种文明都能用对话取代对抗,不仅能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相知和互信,而且有利于和平理念更深入人心,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照进现实。如果未认识到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性,采用对抗甚至战争的方式,则人类文明难以继续。
13.对抗不利于文明发展,甚至导致人类文明倒退。
曾经,优等文明的“血统论”,一次次把人类带入战争的深渊: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战争给双方都带来巨大创伤。巴以几十年冲突,不仅给两国人民生命带来巨大伤害,还让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当今国际情形下,中美合作则共赢,而美国倒行逆施、固执己见,执意破坏国际的规则,单方面制造贸易摩擦,给中美两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单边主义、恐怖主义等对抗,只会一次次把人类拖入灾难的深渊。唯对话交流,才能共创文明之美。
14.对话利于文明的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和谐发展。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发展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汉语、中医药、中华典籍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稳妥有序地走出去,让共建“一带一路”在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民本、贵和、尊道、仁爱的处世之道,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具有中华文化意义的价值共识,为展示和传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鉴平台,促进世界各国文明相互启迪。
15.“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哲人隽语,更是时代风尚。“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中华文化,更是人类智慧。中华文明用“和而不同,对话交流”解决争端的方式,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文明因交流而获得发展。生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靠的是基因的借鉴和融合,人类文明也亦因彼此的交流和借鉴而丰富多彩。人类互通有无,可以使不同文明永葆生机。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对话交流、学习互鉴、融合创新的历史。我们要想为后代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重要的就是本着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的心态来学习、交换、融合、创新,这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的必经之路。
相关热词搜索: 梳理 主题 年高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