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局关于战疫情保环境促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年是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罕见汛情,严峻外部环境的多重冲击,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迎难而上,团结拼搏,在生态环境部的精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好转,服务疫后经济重振成效显著。
一、不畏艰险,奋战疫情抗击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闻令而行,奋勇投身抗疫一线。
一是全程处置医疗废物。针对急剧增长的医疗废物,及时果断启动区域协同处置。在生态环境部党组和前方工作组的指导下,通过抢建专业处置设施、改造工业危险废物窑炉、打通垃圾焚烧协同处理等措施,快速提升医疗废物收集、运输、暂存、处置和防护能力。全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从吨/天提高到.吨/天,实现医疗废物“零库存”、环境安全“零事故”、工作人员“零感染”。
二是全面防范风险。对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多个隔离点、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多轮次、无死角、全覆盖现场检查,开展不间断应急监测。全省累计开展手工监测次,累计检查单位家次,督促整改问题个。组建防疫先锋队,连续天前往火神山医院等疫情核心区域采集样本个。
三是全员下沉社区。多名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亮明党员身份到社区报到,编入社区网格,参与社区抗疫服务,保障抗疫一线畅通运转。
二、不懈努力,服务经济发展主线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积极服务疫后经济重振,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六稳”“六保”工作。一是“两个清单”助重振。创造性出台环境评价和监管执法两个“正面清单”。环评审批由“三个一批”拓展到“四个一批”,累计对个项目实行环评豁免、告知承诺、优化服务和简化审批(其中实行环评豁免项目个、告知承诺审批项目个、优化服务项目个、简化审批项目个)。监管执法清单由疫情防控期间扩展到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和日常监管,对纳入首批正面清单的家企业实行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式服务,对正面清单内企业(项目)共开展次非现场检查,发现并督促改正问题个,对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减免处罚次。
二是“三年行动”补短板。抢抓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围绕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收集处理、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等重点领域,谋划项目个,涉及总投资亿元。大力实施疫后重振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四送服务”促复产。深入全省多家企业走访,开展送技术、送资金、送政策、送标准等“四项服务”,家企业存在的个生态环境
问题得到整改帮扶。积极服务核技术利用企业,协调完成家单位枚放射源送达和收贮。
三、不减定力,守牢环境质量底线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重点针对疫后可能引起环境问题反弹的行业企业加强环境监管,精准开展“+”执法监督行动(项重点任务:水质改善任务点位个、涉 VOCs 治理的石化企业家、长江警示片整改问题个、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问题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问题个、涉环境综合整治的农村个;个重点行业企业:化工企业家、制药企业家、陶瓷企业家)。“气质”持续改善,个国考城市 PM.累计平均浓度同比下降.%,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个百分点;“水质”不断提升,国考水质优良断面较基准年上升.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土质”总体安全,省级核算农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以上的目标,重点重金属减排达到%以上。
大力推动长江保护修复系统施治。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等十大标志性战役纵深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八大攻坚行动任务基本完成,五级生态示范创建步入全国第一方阵,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在全省%的县(市、区)建立,水清岸绿的长江生态新貌初步形成。
强力推动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整改。采取常态化调度、清单化督办,不定期暗访,限时性交账等举措,“四位一体”推进中央第一轮环保
督查及“回头看”、长江警示片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压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将坚持不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落实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重振行装再出发,努力开创荆楚大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仅供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疫情 生态环境 局对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