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研备考心得经验分享1 复试已经结束,早想要写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动笔,加上之前一直在写论文。现在,终于空出时间来静静回顾这段考研风雨路。 回顾这段路,好像发生了许多事,改变了很多,但又仿佛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考研备考心得经验分享3篇,供大家参考。
复试已经结束,早想要写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动笔,加上之前一直在写论文。现在,终于空出时间来静静回顾这段考研风雨路。
回顾这段路,好像发生了许多事,改变了很多,但又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
一、考研路上有个研友很重要
我报考的是上海大学世界史,有幸的是室友报考了上海大学*史,我们正好可以互相陪伴。如愿的是两个都考上了。
二、找到坚持的动力
复试通过后,有人问我,你有没有想过中途放弃?我毫不犹豫回答说:“没有”。
记得才开始准备考研时,会经常去听一些考研分享会。有一次,一个学姐说,一定要找到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我回来后,认真得想了想,如果真的要找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出国”。正好上海大学世界史与国外许多学校有交流,出国也方便。于是我就把我的“出国梦”押在了考研上,托付于上海大学了。后来真的每次难熬的时候,我都会记得我的“出国梦”还等着我!
三、专业课一定要重视基础
我自己在这上面吃了亏。首先是自己专业基础本来薄弱,而且在开始复习没有规划,毫无进度,看六卷本,好像没啥印象,把教材当成小说看,也没有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样效果真的不好。真正高强度是最后三个月。基本每天都是“背”读。我自己找到往年真题,专门用一个本子把题目总结出来。考前就研究真题去了。因为听说上海大学很重视真题,而且还可能重复考。由于时间比较紧,我就把统考用的长孙博的论述抛于一边了。谁知初试时,看到题目,自己都傻了。不是说有多难,而是自己背了的几乎没考。完全凭自己的老本胡编乱邹。那时真的是庆幸自己是科班出身,勉强懂得一二。考完回来,大家不免会讨论题目,我们寝室有三个统考的,都在吐槽统考的坑人什么的,题目都没见过。问了我们考的题,说这些都是长孙博论述题上的呀,很常规。后来我翻了翻那本书,如果考前有这觉悟多好呀。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基础不好,就不要一味去相信,去研究真题。先把基础弄扎实再说。真题只是提供一个方向而已。
重视基础的事在复试时也给我一定教训!
复试前了解到上海大学复试只考两道简答,两道论述和一道英文翻译。而且考的题目很大,不会考很细。所以我在准备复试时,没有看初试那些书。就看了看期刊动态和专业专著。同样让我意外的是,笔试的题目发下来,一看是十二个题,居然还有名次解释。(这个时候都忘差不多了),马上就懵了。许多名次都似曾相识,但确切内容写不出。监考老师,走到我旁边看了下,我的脸马上刷一下通红。所以,重要的事,说三遍,一定要重视基础。有了基础咋们再来谈研究真题。
四、要和周围考研的同学多交流,同时不要受他们复习进度的影响
个人觉得,考研之路可以有许多同伴,多交流,不管是复习方法,还是心态这些都可以相互学习的。但是请大家注意一点,不同人有不同复习进度,不要苛求自己和那些学霸一样,某本书我过了好多遍好多遍,只要自己心里有货就行。不用太着急。实际上,没有几个人是踏踏实实真的过了五六遍的。而且也并不代表过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呀。
最后,考研是个综合战,劳逸结合,循序渐进。用一句通俗的话“考研考的是体力,不是脑力,坚持到最后就会成功。”
加油,朋友们,希望来年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一、明确动机
首先说说跨专业的考研动机。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觉得原有专业不给力,希望通过考研改变这一状况。这是目前考研经管类大热的原因之一。
(2)因为兴趣考研。对本科专业缺乏兴趣,可能是由于高考报错了专业也可能是因为被调剂的,原因多多。
(3)刷学历。这部分也分有目的性和无目的性。前者可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后者也可能是随大流。因此流动性可能是向冷门专业发展。
如果选择跨专业考研,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因为跨专业毕竟存在难度,而有的学子更是“三跨生”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跨专业考研必须要明确目的,作出正确选择。尤其是第三种,往往消息闭塞,主观上认为XX专业“只需要背”、“竞争人数少”而报考,往往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二、选定目标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这个很困难,说起来需要准确定位自己选专业可能是因为兴趣,选学校或许要讲求名气,无论如何,选择对考研来说很重要。下面我们先说专业的选择。
从专业选择上,如果你属于动机篇里的第一种,选择上一般笼统的说,文科一般会选择走经管类的居多;理工类也有转入经管类的,也有选学校热门专业的,视情况而定。如果是第二种的话,完全取决于个人偏好。只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凭兴趣考研的人有时候只是凭一时之气,最后考过去了发现和想的不是一回事儿的最后也时有发生,所以在准备考研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这个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第三种人随大流的那部分我见得很多,常常是伸手党,基本对考研处于懵懂状态,给人感觉就是“我认识的XXX、XXX都考了,我也来吧”,积极性很差,信息一般来源于道听途说。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建议这类考研人先好好上各大高校的招生就业网先好好看看各校以往招生简章以及考题等等,先搜集信息。
从学校选择上,切忌好高骛远。一定要根据自己本身的实力和习惯等等来报考,年年都会看到34所中的炮灰。很多人都是复试的门都没摸到就被淘汰了。到调剂阶段真的是痛不欲生,要求一降再降。所以说,何必呢。如上一条所说,在学校选择上,一方面要选自己比较中意的学校,也要考虑自身条件(比如说学校类型,是否要跨专业等等),二者相结合,选出最优解。各大学校网站论坛,对院校信息查询都很有帮助。另外能找到了解情况的学长学姐或者学校导师最好,找不到也别死缠烂打,这个都没有太大影响,只要记住不要闭门造车就好了。
三、备考有道
当我们选择好学校和专业之后,备考就提到日程上来了。
先说备考时间吧。从时间上来看,无论是否是跨专业考研,从复习到考试,最多十个月应该足够。当然,之前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一般再提前半年就该看专业书籍进行熏陶了,决定是否考该专业。
从备考过程来看,公共课一般都没有区别,专业课是跨专业考研中最大的障碍。是否需要去所跨学校去备考,这个因人和学校而异。若有条件的.话,能去所考学校备考是再好不过,因为在所考学校拥有着在本科学校所没有的资源,包括上课内容、考题、导师、学长学姐资源,都占有优势。当然,如果没那个条件一般也不要紧,校内复习就可以,其他的例如专业课笔记、考题等等,可以依靠所在城市同学什么的帮忙搞定。但如果想考取清北的话,有时候去学校听课还是很重要的。
时间分配上看,没什么太大不同,都是开始准备数英,暑假开始准备专业课,大四一开学政治也开始看,最后齐头并进,到日子去考试。在这里说一下我经常看到有帖子问只有二、三、四……个月了,开始准备考研来得及吗。在这里我说一句:你要是肯学,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复试已经结束,早想要写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动笔,加上之前一直在写论文。现在,终于空出时间来静静回顾这段考研风雨路。
回顾这段路,好像发生了许多事,改变了很多,但又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一般。
一、考研路上有个研友很重要
我报考的是上海大学世界史,有幸的是室友报考了上海大学*史,我们正好可以互相陪伴。如愿的是两个都考上了。
二、找到坚持的动力
复试通过后,有人问我,你有没有想过中途放弃?我毫不犹豫回答说:“没有”。
记得才开始准备考研时,会经常去听一些考研分享会。有一次,一个学姐说,一定要找到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我回来后,认真得想了想,如果真的要找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出国”。正好上海大学世界史与国外许多学校有交流,出国也方便。于是我就把我的“出国梦”押在了考研上,托付于上海大学了。后来真的每次难熬的时候,我都会记得我的“出国梦”还等着我!
三、专业课一定要重视基础
我自己在这上面吃了亏。首先是自己专业基础本来薄弱,而且在开始复习没有规划,毫无进度,看六卷本,好像没啥印象,把教材当成小说看,也没有对问题进行总结。这样效果真的不好。真正高强度是最后三个月。基本每天都是“背”读。我自己找到往年真题,专门用一个本子把题目总结出来。考前就研究真题去了。因为听说上海大学很重视真题,而且还可能重复考。由于时间比较紧,我就把统考用的长孙博的论述抛于一边了。谁知初试时,看到题目,自己都傻了。不是说有多难,而是自己背了的几乎没考。完全凭自己的老本胡编乱邹。那时真的是庆幸自己是科班出身,勉强懂得一二。考完回来,大家不免会讨论题目,我们寝室有三个统考的,都在吐槽统考的坑人什么的,题目都没见过。问了我们考的题,说这些都是长孙博论述题上的呀,很常规。后来我翻了翻那本书,如果考前有这觉悟多好呀。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基础不好,就不要一味去相信,去研究真题。先把基础弄扎实再说。真题只是提供一个方向而已。
重视基础的事在复试时也给我一定教训!
复试前了解到上海大学复试只考两道简答,两道论述和一道英文翻译。而且考的题目很大,不会考很细。所以我在准备复试时,没有看初试那些书。就看了看期刊动态和专业专著。同样让我意外的是,笔试的题目发下来,一看是十二个题,居然还有名次解释。(这个时候都忘差不多了),马上就懵了。许多名次都似曾相识,但确切内容写不出。监考老师,走到我旁边看了下,我的脸马上刷一下通红。所以,重要的事,说三遍,一定要重视基础。有了基础咋们再来谈研究真题。
四、要和周围考研的同学多交流,同时不要受他们复习进度的影响
个人觉得,考研之路可以有许多同伴,多交流,不管是复习方法,还是心态这些都可以相互学习的。但是请大家注意一点,不同人有不同复习进度,不要苛求自己和那些学霸一样,某本书我过了好多遍好多遍,只要自己心里有货就行。不用太着急。实际上,没有几个人是踏踏实实真的过了五六遍的。而且也并不代表过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呀。
最后,考研是个综合战,劳逸结合,循序渐进。用一句通俗的话“考研考的是体力,不是脑力,坚持到最后就会成功。”
加油,朋友们,希望来年听到你们的好消息!
相关热词搜索: 备考 考研 心得 学生考研备考心得经验分享3篇 学生考研备考心得经验分享1 学生考研备考心得经验分享1分钟 考研备考经验和心得 备考研究生心得体会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