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20xx年即将过去。伏案回眸,反思学校管理工作,对工作加以梳理,在分析总结中寻找不足点,在梳理整合中寻找增长点,这是一种理性思考,也是一种自我加压,更是接受领导指点、同仁帮助的好机会。下面根据要求,分以下几方面汇报自己所做的工作。
感悟篇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我自20xx年x月x日走上疁西小学校长岗位至今对工作体会的最好诠释。
走进校园,走访教师,揭开神秘的面纱,一切让我感到心寒:不利师生生活的周边环境;正在流失的青年骨干教师;质量日趋下降的生源……这一切都源于西门老街建设步伐的缓慢而使陈旧的校舍迟迟得不到改造。这所曾经几度飞出“金凤凰”的校园难以再留住“金凤凰”,更不用说去招引“金凤凰”。
不便的交通环境下陈旧的校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问题才能通过群策群力得到迎刃而解。
如今,随着校舍改造步伐的加快,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全体师生的急切呼吁,疁西几代人的.梦想定格在20xx年x月x日的区政府“关于疁西
小学校舍改造问题的办公协调会议”上。当花区长许诺疁西小学最迟在20xx年x月搬迁时,从不怯场的我竟然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当我走出区政府南翔厅时,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感溢于脸上。同时,肩上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学习篇
一、老马识途,少走弯路
我想老马领我识途,就能少走弯路。我虚心向同行请教,不管是教育界的资深校长,还是崭露头角的年轻校长,我都寻找资料研究学习他们的管理艺术。我积极参加上海市青年校长论坛活动。优秀的教育杂志是我工作之余的“套餐”。结合工作实际,我随时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些随感能使我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二、随笔制度,倾听心声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每月写一篇工作随笔,并于每月x日交校长室。每当翻开一本本笔记本,看到老师们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时,我总是思潮澎湃,百感交集……因为这时,我们的心贴得最近,我们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与教师之间的真诚交流,能消除误会,增进了解。
三、勤于学习,笔耕不辍
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从学校管理专业本科和教学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毕业以后,马上参加了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虚心拜赵中建教授为师。在学习的“加油站”中,我感悟到了高屋建瓴的思想火花和科学的管理方式。
我策划撰写的《城市新人教育的实践研究》今年x月被列为嘉定区50个重点课题之一;撰写的《有限寓于无限》获市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发表在《上海教师》上;撰写的《立足现实寻求发展新空间》一文发表在区教育局结集出版的《扬帆》一书上。今年教师节前,我根据女教师俱乐部的要求撰写的《绚丽阳光的脉动》发表在嘉定教育网上。
管理篇
我在工作中信奉三条原则:依法治校(加强管理求规范)、以情理校(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待人有情,助人成功)、以特立校(加强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管理,以特色求发展)。
一、队伍建设,制度先行
根据现有的教师队伍状况,学校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抓制度
针对实际强化内部管理,以完善的制度管理,引导教师内化学校管理规范,使学校的办学目标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身教育追求。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修订了包括《月考核制度》、《德育工作考核条例》、《教学质量监控奖励方案》、《竞赛辅导奖励方案》、《教科研奖励方案》、《学期绩效考核》等多项考核奖励在内的《疁西小学教职工考核细则》。本细则在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并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抓学习
通过每周五的中层干部例会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实例剖析,逐步形成讲合作、讲奉献、讲正气的氛围。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邀请教育科领导、进修学院领导、教研员、科研专家等来校坐堂会诊、研究指导。
3、抓建设
(1)领导班子建设
①十二字要求练内功
中层干部要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有闻风而动的干劲,又要有破解难题的锐劲,善于联系沟通,总结反思。在作风上作表率;在业务上当骨干;在服务中做公仆,切实提高指挥效能。
善学习:半月一篇学习摘录。
勤反思:每月一篇随笔,反思工作得与失。
乐沟通:工作中及时处理矛盾,与老师多沟通,多谈心。
强调研:有较强的调研能力。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反馈、总结。
②三种制度选人才
——月报制度促反思
学校实行中层干部月报表制度。每个月,中层干部都将从三方面(本月工作小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下月工作安排)填写月报表,上交校长室,月报表制度促进中层干部反思和改进工作。
——竞聘制度选人才
为了调整学校中层岗位的年龄、性别、文化等结构层次,树立主人翁工作意识,学校于今年六月至七月进行中层有关空缺岗位的竞聘。竞聘通过自我申报、面试、演讲等方式选聘了科研室主任和教导处挂职干部。学校设立挂职干部的目的是通过到相关部门挂职锻炼,经考核合
相关热词搜索: 述职报告 小学校长 小学校长述职报告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