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x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 x 20xx 年工作总结和x 20xx 年 工作思路的报告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紧扣“奋战 1161,奋进 20xx”主题主线,聚焦“两手硬、两战赢”,围绕“六重”清单,深化“三强两促”,主动担当作为,主动加压奋进,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有力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 20xx 年工作总结和 20xx 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xx 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空间布局 一是推进“多规合一”。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间成果,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上线试运行,进度均在全省靠前。完成 xx 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已完成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成果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并被收录为可供全国示范城市的样本。
二是强化规划支撑。完成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整体城市设计,开展航空物流园等规划编制,加快金温铁路东段拆后土地利用和客运货场外迁选址研究。强化地铁 M 线报批规划支撑,加快东部综合交通枢纽等 13 项重大交通项目前期规划工作。牵头开展七都岛等重要片区控规修编 18 个,总面积约 6 万多亩。启动控规修改项目 45 个,审议通过 51 个控规(修改)项目。
三是做优城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有序推进 xx 市区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功能转变实施方案》,完成市区生产型企业员工“住宿难”问题的对策研究,完成《关于未来社区项目相关政策执行细则》,4个省级社区控规均已获批复实施。主动对接中西医双屿院区改扩建、xx 中学地段南入口新增道路、机场三期扩建等重大医疗、教育、交通工程规划前期研究,完成滨江金融广场及绿城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谋划城市发展新动能。
(二)坚持集约节约,全面突出要素保障 一是深挖存量资源。全市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 14881 亩、“供而未用”土地 37930 亩,完成率分别为 148.81%、126.43%。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17297 亩,省政府任务完成率为 169.6%,连续 4 年全省排名前列。去年新增供地工业项目 512 宗 9841 亩于 10 月底全部开工,比合同约定时间提前 4 个月开工。龙湾二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总面积 19695 亩,其中包括近期急需用海项目 79 个(10308 亩),累计 4 个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备案数居全国首位。
二是紧抓项目报批。共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切块指标11046 亩,其中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指 2405.3 亩,为近 5 年之最,目前已完成组件申报 62 件 11181 亩。另外上报农村综合整治项目 7件 1212 亩。全市今年计划报批国务院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重大项目25 个,项目总用地面积 19049 亩,已上报 10 个,面积 9883 亩。落实
耕地占补平衡,争取各类补充耕地数量指标 5161 亩、水田指标 11473亩、粮食产能指标 365.4294 万公斤,创历史新高。政府激励申报再获突破,瑞安市、瓯海区分别获得省政府激励用地指标 100 亩。
三是加快全域整治。全市新增列入省计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3 个,项目奖励从 20 万提高到最高 1200 万元。全部完成历史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270 个。全年预计完成垦造耕地 5500 亩。
四是强化资源供应。全市完成出让工业用地(用海)供应 9530亩,完成率 95.3%。市区出让经营性用地出让 59 宗 3602.22 亩,成交金额 583.97 亿元,成交金额创历史新高并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高线目标;预计 12 月底前再成交 44.5 亿,全年成交金额达 628.5 亿元。完成做地 5702 亩,完成率 81.46%,预计全年可完成约 7090 亩。加快已备案用海项目报批,落实备案区 8399 亩用海。
(三)坚持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用地管理政策全面完善。全省首创《xx 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稳定工业用地规模总量。全国首个出台实施工业用地“限地价竞税收”出让新政,打造公平拿地平台。会同经信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高质量利用周期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工业用地实行全程监管。制定“工业用地双合同示范文本”,强化履约效果,作为典型做法上报自然资源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区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细化创新型产业用地开发利用管理。
二是审批服务全面优化。在全省率先开展规划用地“五多合一”
(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审批事项和办理时限分别压缩 60%和 40%。审批事项网办率高于 95%,超过 80%的基础要求。
三是不动产登记全面提速。不动产登记实现 100%“网办”“掌办”,抵押线上登记量超 24.97 万件,约占全省的 1/3。在全省率先推出全额付款预售商品房预告抵押登记业务。
四是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面加码。2 月初率全省之先起草制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政策措施,为全市共 96 家用地单位申请延期缴纳出让金 160 余亿元。我市为全省唯一地市出台助力复工复产不动产登记 22 条政策,助力企业抵押融资 1232 亿元。牵头开展 MEI 用地保障工作,名列全省前列。
(四)坚持生态优先,不断加强资源保护 一是严格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全面铺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乱占耕地建房 4252 宗,其中占用耕地 120.16 万平方米。继续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攻坚战,共处置完成违建别墅问题 31 宗 208 栋,用地面积 715.42 亩。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久战,共向扫黑办、公安机关移送线索 65宗,办理部、省交办信访积案 164 件,办结交办、协办线索 153 件,办结“三书一函”57 件。抓好自然资源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6 月底前需整改到位的 515 个问题,整改率为 99.2%(省自然资源厅要求90%)。12 月底前需整改到位的 310 个历年挂账问题,整改率达 91%。
抓好环保督察整改,其中涉及围填海问题已全部销号。国家海洋督察25 个问题已销号 23 个,位于全省前列。
二是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海岸线整治修复完工 21.3 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蓝色海湾一期项目通过整体验收,其中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受自然资源部发文表彰;三期项目在全省 3 个参评项目中以第一的成绩第三次获得中央奖补。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在全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作为唯一地级市代表做典型经验交流。历史中央海域使用金项目率全省之先全部清零。废弃矿山修复计划完成 79 处,完工 60 处,年底前能够实现 100%开工、90%交工验收目标。牵头修订并出台《xx 市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已落实第一批补偿资金 9000万元。
三是深化绿化林业发展。全市完成新增造林面积 11.46 万亩,完成率 100.32%,新增面积全省第一。上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17 个,已通过市预检和省抽查,创建数位列全省第一。深化市级森林康养基地创建,完成市级森林康养基地验收 12 处、示范基地 2 处,新增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1 处。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导开展新版林地经营权发证工作,新增林地流转面积 5000 多亩;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超过 1.9 亿元,同比增长近 1 倍。积极推进森林保险,在瑞安开展古树名木保险工作,在苍南开展油茶风力指数保险试点,实现全市 520 多万亩生态公益林火灾保险全覆盖。“十三五”期间超
额完成省“新植 1 亿株”珍贵树和“一村万树”三年行动。
四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检,继续保留“国家森林城市”这一国家生态最高荣誉。开展“20xx 雷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共侦破野生动物刑事案件12起,查处行政案件16起,收缴野生动物102只(头)、制品 12 件。在全省率先完成在养野生动物处置,共处置野生动物约18300 只(头、公斤)。做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及时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 147 起,处置早期森林火情 24 起。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完成除治面积 154.9 万亩,完成率 101.79%,清理枯死树 212.8 万株,完成率 136.16%。
(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夯实基础治理 一是加强防灾减灾建设。顺利通过省政府督查组组织的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专项督查,我局被省政府评为成绩突出集体。划定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1293 个并逐一落实巡查监测责任人,初步形成全市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构筑海洋防灾减灾安全线,全市完成 114 处海洋灾害隐患区整治,沿海 6 个县(市、区)风暴潮重点防御区划定,海洋综合减灾县和社区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二是加强“两统一”管理。国土“三调”统一时点成果已全部通过自然资源部初步质检,共上报举证图斑 77245 个,更新图斑 166061个。完成 20xx 地理国(市)请调查与监测工作,形成 20xx 年 xx 市区“一区两率”及城市不透水层调查(二期)监测成果。圆满完成洞头
区全民所有海洋资源资产清查及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任务并验收。高质量完成 20xx 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编制工作,并首次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
三是加强征地管理。制定公布《xx 市市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标准》《xx 市市区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办法》及政策衔接意见,进一步完善征收土地管理办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六)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队伍建设 一是一以贯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压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建设机关党建总品牌“自然先锋”,开展以“争创最强党支部、争创最强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红色领航·双强争创”行动,特别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创新政治理论学习形式,机关第四支部的主题党日设置了“党性教育一刻钟”“业务知识分享共学”两个特色环节。作风建设持续向好,不断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二是一抓到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16 家事业单位整合为 11 家。率全省之先打造“规范化自然资源所”建设品牌,全市 50 余家自然资源所通过验收,三年建设计划提早到一年基本完成。
二、20xx 年工作思路 20xx 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激扬新时代 xx 人精神,高站位谋划自然资源和规划“十四五”工作,高
标准推进年度各项任务,努力交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高分报表,为“十四五”工作开好头起好步。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
(一)争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全面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9 月底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同步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协助平阳县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工作,指导其他县(市)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市级校核审查工作。完成苍南县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并逐步在全市推进。指导完成 50 个试点“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二是全面优化规划编制。有序开展控规编制及修编,继续深化海滨、永兴等单元控规编制,开展站南单元西片等控规修编,推动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实施建设。做好各类专项规划修编,在控规层面统筹协调做好各类设施的深化落实,补齐短板,营造新建区域特色亮点。完成《xx 市总体城市设计白皮书》,梳理 xx 空间景观特色要素,提出城市总体形象定位。进一步拓展三维虚拟城市模型范围,使其成为“城市大脑”的地图底板。
三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开展《xx 市区未来社区规划建设技术准则》研究,规范未来社区九大场景设施配置要求,合理配置九大场景的各项功能及规模,高质高效推进 xx 未来社区规划建设。强化城市风貌管控,根据 xx 本土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加强对涉及城
市历史元素的各类项目前期研究,体现浙南区域差异性。
(二)争做空间要素保障的“主力军” 一是全力向上争取用地指标。按照“以项目定计划”的思路,指导各地做好省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等项目包装,争取省部留单列指标,破解用地瓶颈。加大省统筹和国家统筹补充耕地、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申请力度,缓解占补平衡压力。
二是全力加大工业用地供应力度。启动“批而未供土地消化提速提效行动”,完成数据建库工作,全面清零边角地、已用未供土地,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 1.3 万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 1.5万亩以上。确保全年供应建设用地(用海)面积不低于 1 万亩。
三是全力加强土地经营。启动市区土地储备一体化,加强市区两级土地储备机构的联动,优化在储土地结构,建立起规模适量,结构合理、储之能用的有效土地储备库。科学编制 20xx 年储备计划,完成做地 6000 亩以上,实现市区经营性用地全年成交金额标线 450 亿元、高线 500 亿元目标任务。完成基准地价更新和标定地价制定工作并公布实施。
四是全力抓好围填海利用。紧抓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最后一年的机遇,积极谋划急需用海项目,力争 20xx 年上半年丁山三期 6210 亩单报方案、下半年浅滩一二期 34260 亩单报方案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备案,实现全市六大围区共 83070 亩用海通过围填海历史
遗留问题处置的总目标。
五是全力加快垦造耕地。启动 8-10 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打造“空间优、产业强、生态美”的精品项目。优化垦造耕地考核方式,根据各地补充耕地指标库存情况、年度用地报批需求,下达补充耕地指导数,重点考核各地垦造耕地项目立项合规情况和项目实施质量。
(三)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守护者” 一是继续做好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全力推进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控制新增,依法依规、分步分类、有力有效妥善开...
相关热词搜索: 自然资源 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