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塞罕坝 精神心得体会 发言
塞罕坝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林场的名字。它是蒙冀交界之地,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百万亩树木让荒山换了人间,塞罕坝从昔日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变成了今日的“天然氧吧”。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造林人传承塞罕坝精神,用手一株株栽种,用心一棵棵培育的人间奇迹。
从驰而不息的植树造林中,读懂 “ 忠于使命、艰苦奋斗 ” 的塞罕坝精神,传承 “ 红色 ” 基因。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国家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造福百姓,面对国民经济困难的窘境,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1962 年,来自全国 18 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 369 人,豪迈上坝,他们将青春和热血洒在了塞罕坝。当时,塞罕坝的条件极其艰苦,建设者们没有固定住所就睡马棚、窝棚,没有食物就啃馒头、吃野菜,“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是他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艰苦的环境非但没有减弱他们的工作热情,反而激发了他们早日实现造林梦想的斗志。初见成效的塞罕坝林场,却在 1977 年和 1980 年接连遭受雨凇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大旱后,毁于一旦。只能重新造林,从头再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听从党的号召,传承“红色”基因,以钉钉子精神赓续奋斗,终见今日这一片动人的“中国绿”。如今没有彼时艰难的生活和艰苦环境,但在民族复兴、乡村振兴的路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党员干部更应该发扬塞罕坝精神,多
走一些“土路”、多听一些“土话”,坚定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传承好“红色”基因。
从久久为功的守树护林中,读懂 “ 科学求实、绿色发展 ” 的塞罕坝精神,走好 “ 绿色 ” 道路。“塞北一棵松,独立天地中。年轮二百岁,长啸八面风。”这是塞罕坝的“功勋树”,它给了第一代林场建设者“这里可以栽树”的启迪。由于塞罕坝地势较高,当时我们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最初造林成活率不到8%,如同爱迪生为发明灯泡做了一次又一次实验一样,林场科研人员不断改进育苗法,摸索植苗技术,攻坚克难,终在高寒地区成功取得全光育苗。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塞罕坝人种的树可绕地球赤道 12 圈,这是塞罕坝的“功勋林”。从一棵“功勋树”到百万亩“功勋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塞罕坝造林人久久为功的植树造林和守树护林,现在塞罕坝林场辐射带动近 4 万人受益,林场职工年均收入近 10 万元,老乡们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他们说,“绿水青山”如今是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保护生态环境之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政治高度、战略意义,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践行于工作中,走好“绿色”道路。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8 次到地方考察,必看环保、必谈生态,其中 4 次更是将“生态”这一主题安排在行程的“首站”。生态环境关乎每一个人,谁都不能独善其身,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民幸福指数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读懂、领悟、践行塞罕坝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道路,不遗余力建设“美丽中国”,在新征程上再建新功。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传承 发言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