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厦门直属库搬迁安置
重建项目一期浅圆仓及生产辅助配套工程
环境因素辨识清单
及管理方案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中央储备粮厦门直属库搬迁安置重建项目一期浅圆仓及生产辅助配套工程,位于厦门市海沧区海沧港区,20#泊位后方,港中路南侧。建设单位为中央储备粮厦门直属库及厦门港务局;设计单位为国贸设计院;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福州诺成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大连金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包括 24 栋浅圆仓、4 栋集并仓、工作塔、转接塔、提升塔、综合业务楼、1~4#及 5-1#~5-3#仓间栈桥及支架、制氮机房、装具库、一站式服务房、机械、器材库、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变配电室、地磅房和门卫及大门,以及上述单体的配套工程施工。
基本建筑概况见下表:
(1 1 )浅圆仓
子项名称 浅圆仓 建筑面积 23698㎡ 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内
径 24m 数
量 24栋 储粮品种 小麦、玉米 装粮高度散装 (玉米)
(小麦)
单仓仓容 8330t 总仓容量 200000t 火灾危险性分类 丙2类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二级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层数 地上两层 室内外高差 150mm 仓顶盖 钢筋混凝土锥顶 仓壁厚度 280mm
(2 2 )集并仓
子项名称 集并仓 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内
径 10m 数
量 4栋 储粮品种 小麦、玉米 装粮高度散装 (玉米)
(小麦)
单仓仓容 1600t 总仓容量 6400t 火灾危险性分类 丙2类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二级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层数 地上两层 地下一层 室内外高差 300mm
(3 3 )工作塔
子项名称 工作塔 建筑面积 ㎡ 地下建筑面积 ㎡ 地上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火灾危险性分类 乙类厂房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地下一级 地上二级 结构形式 部分框支剪力墙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建筑层数 地上十三层 地下一层 室内外高差 300mm
(4 4 )制氮机房、装具库
子项名称 制氮机房、装具库 建筑面积 ㎡ 建筑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火灾危险性类别 戊类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二级 结构形式 新建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屋面防水等级 二级 室内外高差
(5 5 )变配电间
子项名称 变配电间 建筑面积 ㎡ 建筑高度
室内外高差
火灾危险性 丙类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屋面防水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6 6 )转接塔
子项名称 转接塔 总建筑面积 1113㎡ 占地面积 120㎡ 建筑高度
建筑性质 工业塔架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地上二级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层数 地上九层 室内外高差 300mm
(7 7 )提升塔
子项名称 提升塔 建筑面积 1927㎡ 地下建筑面积 247㎡(含下通廊)
地上建筑面积 1680㎡ 占地面积 149㎡ 建筑高度
建筑性质 工业塔架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地下一级 地上二级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层数 地上十一层 地下一层 室内外高差 300mm
(8 8 )一站式服务中心
子项名称 一站式服务中心 建筑面积 ㎡ 建筑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建筑分类 仓储及工业 附属公建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二级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屋面防水等级 二级 室内外高差 300mm
(9 9 )消防泵房、消防水池
子项名称 消防泵房、消防水池 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火灾危险性 戊类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地下室防水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 10 )机械、器材库
子项名称 机械、器材库 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建筑分类 多层仓储及工业用 火灾危险性类别 丁戊类
结构形式 新建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 二级 层数 两层 室内外高差
( 11 )综合业务楼
子项名称 综合业务楼 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建筑防火设计类别 新建二类高层 民用建筑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二级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层数 地上9层 室内外高差 300mm
( 12 )门卫及大门
子项名称 库区门卫及大门 建筑面积 ㎡ 占地面积 ㎡ 建筑高度
建筑防火设计类别 新建单层 民用建筑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耐火等级 二级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屋面防水等级 II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层数 地上1层 室内外高差 300mm
2 2 、编制依据
1、《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 2、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QEO-A 版第 0 修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建筑工程安全环保管理规定》 5、《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条例》
二、环境因素调查表及清单
1 1 、环境因素调查表
表 1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造成的环境影响 现有控制措施 1 桩机作业、施工机械、 车辆作业、砼搅拌机等 噪音 影响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社区居民休息 机械、设备定期检修保养,禁止超负荷运转 2 电动工具作业:砼振捣器、电锯、切割机等 经常检修、保养 3 发电机组作业 4 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 操作时禁止野蛮施工,加强监督 5 支架装卸、安装与拆除 6 砼拌和站 粉尘排放 大气污染 水泥罐加防尘罩
7 水泥、砂石等的运输、存放 撒水防尘 8 干旱少雨季节车辆 在施工便道行驶 9 使用、维修空调 氟里昂排放 及时关闭 10 使用复印机 臭氧排放 只限于办公使用 11 生活锅炉、施工机械、车辆及焊接作业产生的烟尘、废气 废气排放 采用优质的燃料 12 使用干粉灭火器
13 易燃易爆材料库房及作业面、电气焊作业点、施工现场配电室、冬季砼养护作业及取暖 火灾、爆炸的发生 加强现场监督管理 14 食堂、厕所等生活污水排放 污水排放 污染水体 经过沉淀池,排入当地
15 砼泵、罐车、拌合楼及其他车辆清洗 污水系统
环境因素调查表
表 1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造成的环境影响 现有控制措施 16 过期水泥、水泥砼等建筑垃圾堆弃 废弃物管理 土地、水体污染 集中堆放,运输到指定地点 17 机械设备、车辆保养、维修产生的废油、油手套、油棉纱、废电瓶等废弃物处理 统一收集,运输到指定地点 18 废色带、磁盘、复印机墨盒废粉、电池、日光灯、涂改液等的处理
19 试验室砼试块、钢筋试件及原材料试样等废弃物处理 20 施工现场、办公区 水、电使用 能源、自然资源消耗 资源浪费 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监督 21 施工机械、车辆燃油、 润滑油 根据台班、保养计划定量使用 22 办公用纸 使用登记,控制总量 23 砂石料、木材、钢材等原材料的使用 按设计限量供应 24 不良气象条件(如暴雨、台风、潮涌、洪涝等)
土体、水体污染水土流失 制定应急方案,定期演习,备足防洪、防台物资 25 完工后场地的清理 未按要求复耕或处理建筑垃圾
2 2 、环境因素清单
表 2
序号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造成的环境 1 桩机作业、施工机械、砼搅拌机等 噪音 影响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及社区居民休息 2 电动工具作业:砼振捣器、电锯、切割机等 3 发电机组作业 4 模板支拆、清理与修复 5 支架装卸、安装与拆除 6 砼拌和站 粉尘排放 大气污染 7 水泥、砂石等的运输、存放 8 干旱少雨季节车辆在施工便道行驶 9 使用、维修空调 氟里昂排放 10 使用复印机 臭氧排放 11 生活锅炉、施工机械、车辆及焊接作业产生的 废气排放 12 使用干粉灭火器 13 易燃易爆材料库房及作业面、电气焊作业点、施工现场配电室、冬季砼养护作业及取暖 火灾、爆炸的发生
14 食堂、厕所等生活污水排放 污水排放 污染水体 15 泥浆和砼泵、罐车、拌合楼等清洗
环境因素清单 表 2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造成的环境影响 16 过期水泥、水泥砼等建筑垃圾堆弃 废弃物管理 土地、水体污染 17 机械设备、车辆保养、维修产生的废油、油手套、油棉纱、废电瓶等废弃物处理18 废色带、磁盘、复印机墨盒废粉、电池、日光灯、涂改液瓶、锅炉煤灰等的处理 19 试验室砼试块、钢筋试件及原材料试样等废弃物处理20 施工现场、办公区水、电使用 能源、自然资源消耗 资源浪费 21 施工机械、车辆燃油、润滑油 22 办公用纸 23 砂石料、木材、钢材等原材料的使用 24 不良气象条件(如暴雨、台风、潮涌、洪涝等)
土地、水体污染水土
25 完工后场地的清理 未按要求复耕或处理建筑垃流失
3 3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表 3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1 桩机、施工机械、砼搅拌机等 噪音 影响社区居民休息 2 电动工具作业:砼振捣器、电锯、 切割机等 3 砼拌合站 粉尘排放 污染空气、影响人体健康 4 水泥、砂石等的运输、存放
5 干旱少雨季节车辆在施工便道行驶 6 项目部食堂、厕所等生活污水排放 污水排放 污染水体 7 试验室砼试块、钢筋试件及原材料试样等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管理 土地、水体污染 8 机械设备、车辆保养、维修产生的废油、废电瓶等废弃物处理 9 易燃易爆材料库房及作业面、电气焊作业点、施工现场配电室、冬季砼养护作业及取暖 火灾、爆炸的发生 大气污染 10 办公区水、电、纸张使用 能源、自然资源消耗 资源浪费 11 砂石料、木材、钢材等原材料的使用
三、环境管理方案
1 1 、噪声管理方案
机械噪声控制指标 尽可能地降低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并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保证施工现场白天的机械噪声最高不超过 85 分贝(其中装载机、平板车不超过 75 分贝;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吊车、砼罐车、电锯等不超过 70 分贝),夜里的机械噪声最高不超过 55分贝。
机械噪声控制现状 1 施工机械安排上首先选用产生噪音比较小的机械,并尽量选择集中在白天进行作业。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摩擦和振动,以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噪声污染。
2 对进场的机械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进行机械噪声的检测,检测结果机械噪音小于 85 分贝的方可进场。对于机械噪声超过 85 分贝的机械杜绝其进场,经过整改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
3 教育机架人员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平时注意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以保持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从而减少机械噪声。
4 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选用无声或低声设备来代替发生噪声的设备。
机械噪声管理措施 在以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项目部的有关机械噪声控制方法,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者三
个方面对机械噪声进行控制,尽量减少机械噪声给附近居民以及现场施工人员带来的危害。
1 尽量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选用无声或低声设备来代替发生噪声的设备。例如用液压来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等。
a 另外在机械设备的选用上减少高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能用机械噪声较小设备完成的施工作业尽量选用机械噪声较小的设备。严禁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
b 现场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机械噪声的产生。减少挂篮、模板的加工与拼装过程中的材料相互间的撞击、摩擦和振动。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得抛扔。
2 现场工作人员的保护 加强个人防护,施工中遇到暂时不能控制的噪声,施工人员可以配戴耳塞等防护用品。合理安排有噪声作业工人的休息时间,并对工人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
2 2 、粉尘排放管理方案
控制指标 环境污染的经济效益损失控制在%以下。
管理现状 ,堆放砂石料的场地周围修筑围垱墙,实行分级别堆放,散装水泥由水泥供应商负责运输,沙、石料用汽车倒运卸载到料场,卸载前实行淋水处理。对场地视干湿程度进行喷水。散装罐设防尘盖。
拌合站粉尘污染控制措施 为了预防与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工地附近居住的工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特制定以下措施控制拌合站的粉尘污染。
1 从外地运来的黄沙、碎石,在经由汽车倒运卸载之前要视其干燥程度对砂石料进行淋水,从根源上控制了砂石料在传输时的污染源。
2 堆放砂石料的场地周围修筑米高的围墙,有效的阻挡起风时卷起的粉尘微粒,把污染控制在料场之内。
3 每天清扫由混凝土罐车轮胎在运输过程中携带散落于路面上的沙粒,防止起风时形成大面积的扬尘。
4 定期对堆放砂石料的场地进行喷水,保持混凝土搅拌工作场地的湿润,使散落于场地上的沙粒形不成粉尘。
袋装水泥的搬运要作到轻拿轻放,防止大量扬尘的产生。
拌合站在工作的各个过程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污染,污染不可避免时要尽量把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3 3 、污水排放管理方案
控制指标 污水经沉淀后排放,村民投诉...
相关热词搜索: 因素 环境 方案版权所有:演说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演说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演说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20027742号